Labels

Wednesday, December 20, 2017

這些月這些事

這些月的這些事。



小合唱無疑是我在合唱團最喜歡的活動。兩年前因為小合唱而被感動而留了下來,接下來就是一年又一年的帶團人生。三年來,阿卡音樂帶給我很大的轉變,在世新合唱團這個地方,始終只有音樂能夠讓大家相聚、共樂。

致馬瑋夠力料
今年看到有好幾位大馬學弟妹入大團,就邀請他們一起來組個阿卡團,也感謝宏瑋加入我們這一團跟我們一起瘋癲。我沒有很強的音樂底子及教學技巧,只希望帶給你們一個很單純、很歡樂的音樂嘗試,更不希望有得名壓力。回想起當年因為課程緣故無法出席大團,無法融入大家的感覺歷歷在目,才希望能夠從自己做起。感謝你們每一個人,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都嘗遍後,我想你們已經體會到一些收穫。希望我們大家在之後的日子,在異鄉可以繼續為自己的目標奮鬥!

Kaobei Singers
這是一個聚在一起,就想起去年當Leader的一團。這一團裡的每個人都當了大頭,也有人曾當過大頭。我想,放下手中的繁瑣雜事唱起歌來真的是苦中作樂的一大享受。我好喜歡「飄向北方」這首歌有很多很多的爆發力,歌詞對應自身生活。在大家的默契下得了第二名,希望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機會,一起唱歌吧!

致「給我翊杯忘晴水」小隊
兩個曾經帶過的小孩,現在都紛紛當起隊輔,承擔一些事。從你們身上看到了跟以往不一樣的感覺,也非常感動你們竟然可以讓小孩都出席! 從一開始的籌備到成果,都是你們的每一個堅持。鼓、玫瑰、編曲編排等,我就知道為什麼我們會獲得最佳團隊獎了。因為最有價值的往往都不是獎項地位,而是一起雕刻出的結晶、成果。

致,所有
在嘗試、瓶頸、堅持、甜酸苦辣中度過的日子,一定很累。有時候,我仍在思索這個職位的盲點,我想最近期,我最想做到的就是聆聽民意與共苦。接下影片製作的職位,熬了幾天夜,讓自己體會去年當基幹的感覺。意識到現今的權力並非理所當然,而是將心比心與諒解。這讓我重新思考了很多的事情,關於做好一個榜樣,一個值得信賴的領導,我想,我需要加緊步伐。

我發現我仍然不擅言詞,唯有起筆感謝所有願意提點、鞭策、鼓勵我(們)的人。我仍然會感恩所遇到的一切,及克服每一個接踵而來的挑戰。








Sunday, November 19, 2017

機械,帶給我的生活反思

很喜歡自然而精密的東西,就像機械。

有朋友發現我有很多「奇怪」的東西。像我全身上下只會用一支鋼筆記事,一本厚厚的手帳筆記本,機械手錶等。其實這每一樣東西,都對我有極大的意義及來源。

我很喜歡機械這一項工具。小小的齒輪在相互配合下,可以生產出讓人事半功倍的效應。暮然回首國小的時期,一個可以每天抱著《自然科學百科全書》睡覺,把天文、心理及物理機械等反覆閱讀的男孩,現在卻沈浸在社會科學的學海中悄然度過。

每個人的故事,都有一份奧妙的神秘。從國中開始因為科學科目的媒介語轉變成英文(當時候的英語程度相當不好),熟悉的科學術語如染色體、氮氣瞬間變成“Chromosome”, “Nitrogen”以後,開始無心向學自然科學的領域了。然而,每當看見精密的儀器或一些天文學奇觀的報導時,才會偶爾釋出心中那越來越渺小的科學魂。

長大以後,我發現自己還是很喜歡這一些機械性及「宇宙性」的東西。特別是我到高中唸文商科課餘時間接觸了大量的社會科學相關知識後,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密不可分。當時候,我開始思考世界上有許多精密的機械或器具,被世人逐漸遺忘著、摒棄著,但我那時候開始,慢慢地想要用這一些器具過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十八歲那一年(馬來西亞人的成年歲數),我跟媽要求了一樣生日禮物:一支Parker的鋼筆。擁有一支鋼筆一直是我的小小夢想,獨特的格調,加上墨水與筆尖的工藝,寫出的字就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當然,我的字體一直都不那麼好看,但「字體」本身與「寫字」的關係,有時候是兩件事情。

鋼筆和鉛筆,比起圓珠筆及自動筆而言,更有「寫字」的本質感。

第一支鋼筆以後,我開始嚮往更貼近本質、尋求更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學畢業後,開始帶著鋼筆接觸手帳筆記本(Traveller’s Notebook)、底片攝影。來了台灣留學,大二賺了一筆錢去自行購買咖啡杯具學咖啡,把手機鬧鐘換成實體鬧鐘,也買了一台手排檔機車。心靈方面,學會讀詩、讀經典、練習語言、學習冥想、烹飪。

21歲生日,我媽給我買了一支Titus的機械手錶,把時間也機械化地、自然地融入我的生活。


什麼叫「本質」的生活?對我而言,就是以目的論來對待一個物品,完成一件事情或目標。像手錶,我一直覺得自動機械表(Chromatic watch) 所推算的時間非常奇妙,因為它不需要電池,用重力力學原理及拔條機械就可以讓齒輪推算時間。就算時間久了會有秒差,但它提醒了我,時間在自然界中的並非絕對規律,也並非是一件制式化的事情。

人的每一天,不也是如機械般,用時間與經驗推磨,產生出大於本體的「能」(energy) 嗎?

電影「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裡面的旅人說道:「只有人類會把時間掛在手上」,一語道破人類對於制式化生活的不彈性態度。雖然如此,但並不代表我們不應該不重視時間觀念,特別是在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在科層化的社會體制裡,我們更習慣於制式化的生活:

在特定時間完成事情、在特定場合做特定的行為、在特定的環境講特定的話。

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本質」,但可惜我們都活在團體的生活。社會學家如馬克思也說過:「人類是一種需要互相依靠的生物 (Human beings are living interdependently)」。我又豈能自大地脫離這種體制,自成一體?雖然我也在思考,人可否在學成(思維與技能)後可否獨居一事,保有懷疑且期待的態度。

如果我現在的生活能夠擺脫電腦與手機,我的人生就更完美了。但在科技與團體的限制下,我還是需要這兩件工具來支配著生活的需要。

平衡自己的生活,找到屬於自己最自然的格調,還需要適時「歸零」。我將會在下一篇文章分享對於「歸零」思考模式的看法。

最好的平衡法,就是把一些電子化的習慣,再次轉移到自然習慣。今天我把Google Calendar刪除了,再次使用手帳本紀錄行事曆。雖然寫作還是使用電腦打字比較有效率,但之後的文章還是希望以手寫作為開端,再使用電腦輸入。希望科技給我帶來的便利,僅適用於「結論」、「分享」,而非「過程」。

以後,希望用更多自然的生活習慣來改變我的每一天。如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method),進階冥想(Intermediate meditation)等,多作嘗試,才可以知道自己最自然的本能範圍。在表達、邏輯、肢體上也需要再加油。

如果你的生活被社會體制所牢牢限制住了,值得思考一下,關於生活「本質」的問題。其實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只有現實社會希望我們變得都一樣。

也許很慢,但我想認真地過每一天,每一刻,很「根本」地生活下去。  






Monday, October 23, 2017

繼續前進。



    朋友告訴我:好羨慕你都知道自己要什麼!
    但我比較想這樣詮釋:幸好我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最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習慣。
    
    不外乎在屋外就是外放上課練唱Social開會拍拍照,屋內就是自閉煮飯泡咖啡閱讀寫字畫畫冥想。

    對於這兩種自己的性格塑造,早已習慣。莎士比亞也說過:「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舞台,在這之中的男男女女,都是一個角色。」因此我早把自己當成一位演員在面對這個社會與世界。

    即使自己不斷地在為自己的未來計畫,需要承認的是在充實的生活裡往往會掉入可怕的「盲點」區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說話不明確、思考不客觀,的局面。有時候只想好好過日子,但上天就是會給你一灘冷水。這時候,只想要時間快點結束,卻沒想到當下是個未解。

    馬基維利的《君主論》裡說道:「一位君主(詮釋為領導者)必須要不擇手段,才能夠治天下。」但生存在道德取向管理主義的社會,是否真如此?

    自從當了世新合唱團團長之後,自己一直是用實習的心態來面對這一項事業。在經歷了前期共識磨合之後,原以為團隊經營的路上已經解決一半了。但我才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的關卡,一直都堵在「盲點區域」。

    很多人以為,來了台灣,融合這個社會,就會被「台灣化」,其實不然。邁入第三年的求學生涯,希望今年可以達成學術(傳播管理學系)、社團(世新合唱團團長)、業餘專業(馬新社會評論、影像創作)的高峰年。自己的思維與言語,其實並不會直接因為轉換了環境而改變。

    以言語為例,即使自己努力轉換台灣腔調中文,支支吾吾的,但對台灣朋友而言其實沒差!

    在語言學的世界,轉換一個語言(或口音)代表著轉換另一種思維或性格。最近最令我感到自卑的竟是我的咬字不清-----即使在馬來西亞講中文,也一樣。這是一個先天性的問題,來了台灣,卻被認為是「口音」,造成很多的誤解及笑話。很多時候,寧可甘願講英文(只有口音沒有發音問題)也不願意說中文(發音口音都有問題),才讓我發現在異鄉擔任領導人,特別是有影響力的領導人,竟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但這並不代表沒有學習改進的空間。今年的目標依然明確,每一次的進步都是一次的目標。竟然已經落入了盲點裡面,就不要執著於「以往」自認為的優點與長處,反而要把自己打到原點,重新出發。在各個方面以身作則,證明給大家看所謂的「能力」,這才是我心目中好的領導人的做法。

    從今天起,我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Wednesday, August 2, 2017

雜亂無章

血統之戰
論繹紛紛
何之生處
何以言喻焉!

一國之首
告密於眾
為速達政
棄則約為焉!

在後之徒
清污則也
仿之鸚舌
蝦之履行焉!

一國之政
無軌而行
窮前拓望
盡為汪塵焉!

紅豆生南國,但南國失去了什麼?
淺談新加坡失去的文化價值

論新加坡。
這一顆小紅點,是多少人嚮往的都市。從台北飛來新加坡,大概花了四個小時多,而這次準備好自己的護照就這樣出發了,身上卻沒有分毫新幣。抵達樟宜機場後找到提款機,卻怎麼也提款不了,但明明在台北卻沒這個問題,只能用2200台幣換取100新幣。

100新幣是一個危險的數目,特別是要在這個小島待4天。這裡吃一餐飯不便宜,最便宜的本地海南雞飯都大概要3元左右,而一餐麥當勞麥香雞(McChicken)則大概7.9元。況且,我直接在機場買了15元的手機網路卡以及30元的捷運旅遊卡(三天無限通行)。這樣一來,我就只剩下65元可以花了。

我住在一位朋友的家。他之前是我同班同學,瘋瘋癲癲,而且是管樂團小號的佼佼者,但國中三的時候就隨父母移民新加坡,之後的幾年我都陸續有跟他保持聯繫。這幾年他參加校隊龍舟隊,皮膚越來越黝黑,從大巴窯捷運站走出來的時候還以為是印裔同胞在看著我。見面之時,興奮之餘也帶有一絲小尷尬,我們都太久沒聯繫了!

我平常就是一個不常使用手機聊天的人,軟體對我而言除了處理公事以外,就是有必要的時候才使用。聯繫感情這件事,對我而言最有溫度的方法就面對面坐在對方的面前,很真誠、很坦然地分享自己;再來是使用書寫文字的方式,用屬於自己的字體烙印在紙上,雖含蓄但富有誠意;還有撥電話,至少可以聆聽對方的聲音,但犧牲掉表情、動作、以及真實感。假設我要聯繫感情,就只有這三個方法吧。

新加坡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從東部到西部大概只有27公里。但政治清廉、法律嚴格、教育品質高、經濟環境明朗。新加坡肅貪、嚴格的政治方針聞名全球,隨地丟垃圾可是要罰馬幣3000的(新台幣22k)!但也因為如此,整個城市規劃非常完善,有完整的交通系統、高速公路、政府組屋。同時新加坡也是其中一個全球失業率最少的國家。有趣的是,其實新加坡將近四成的人口都是永久居民(多數都是馬來西亞人)及新移民,只有大概六成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而且新加坡本地人,70%是華人、13%馬來人、9%印度人,但全國行政用語及教育媒介語都以英語為主、母語為輔。

很多人說,新加坡的政策雖然提升了經濟,但在文化認同層面卻是倒退的。我對新加坡的印象很簡單,那就是這裡是經濟的中心,但卻是夢想的疏離站。

我這一次到訪是希望可以用一些客觀的信念來觀察這件事情。在這五年內,我自覺自己的文章都會借歷史之名來分析及預測社會問題。除了歷史是作為借鑒以外,主要還是在感性層面上對於種種歷史錯誤感到惋惜及無奈,進而觀察這些已經無法再回頭的事實,是怎麼繼續走下去的? 新加坡的歷史在1960年代前幾乎與馬來(西)亞一模一樣,沒有所謂內戰或分裂。

19世紀英國佔領馬來半島與新加坡後,1826年(英荷條約簽署後兩年)就把新加坡、馬六甲和檳榔嶼(現檳城州)為共同管轄的治理區———海峽殖民地(The Straits Settlements, 馬來語:Negeri-negeri Selat)。直到二次大戰以後,1957年馬來亞半島率先獨立,新加坡當時候的領導人李光耀因為擔心馬來亞共產黨滲入新加坡的華人社會,發起「馬來西亞計畫」——希望與馬來亞半島、沙巴、砂拉越、汶萊和新加坡共組一個新興亞洲共和國馬來西亞。這項提議被當時候的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憂鬱了好長一段時間,而且新加坡左翼政黨工人黨也不同意這項提議,進而發起一系列抗議行動。但最終透過民意調查以及馬來亞首相的協調認同,在1963916日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可惜,由於新加坡的政治目標與馬來亞中央政府的民族主義政治背道而馳,1963-1965年新加坡社會及族群關係非常緊張,甚至爆發種族衝突。196589日,中央政府以全票通過,同意把新加坡逐出馬來西亞,成為獨立的一國。雖然當時候國際普遍認為新加坡處於資源窘境(當時候連水源都要全依靠馬來西亞提供),但李光耀的政治前瞻性帶領了新加坡闖出一片天,一直到今天成為亞洲閃亮的紅點。

新加坡的交通很方便。雖然只是一個小島,但至今已經發展六條捷運線、完善的公車系統、民航公司。長年如夏的氣候,讓這裡的年輕人都身穿夏季流行服飾,要在赤道附近的國度找到穿毛衣的人,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街道整齊而乾淨,城市規劃完善,是一個讓人感覺舒服的地方!

抵達新加坡後第二天,身上沒有捷運卡,只能靠著零散的硬幣搭乘公車,而當時候的地點又是距離市區很遠的郊區。我想,隨便搭一輛公車,隨便到一個捷運站就可以了吧,畢竟新加坡那麼小!結果上了一台公車,那位印裔公車司機看我毫無概念(我確實毫無概念),熱心告訴我最快抵達兀蘭捷運站的方法,而且順便我要到那裡買回吉隆坡的火車票。結果我就站在車頭和司機大哥用英語聊天,才發現他也是大馬移民,來新加坡謀生好多年了。這時我才意識到,兩位遊子在異鄉相聚的感覺是多麼微妙、心酸。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地理關係,就由一條只距離一公里的新柔(馬來西亞柔佛州)長堤相接,多年以來馬新的人民都靠這一座橋來往,前幾年第二座橋被蓋起來以舒緩交通擁擠的狀況。而火車服務以往都會從新加坡南部的丹絨巴葛(Tanjong Pagar)火車總站北上馬來西亞,但2011年這個火車站終止了服務,現在轉由新加坡北部兀蘭關卡來承擔新加坡火車站的角色。

抵達兀蘭,發現火車服務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再也沒有直達火車,去到吉隆坡現在只能達成短程火車從兀蘭到馬來西亞柔佛新山市,再轉程兩趟火車才能夠抵達吉隆坡。因為這項不便的服務,火車站內的一些老長輩都在紛紛嚷嚷,嘮叨並惦懷過去的種種。而我也離開火車站,決定搭乘客運回吉隆坡。

時代的轉變,我想最難以接受的就是上一代的長輩吧。不管在哪裡都一樣,不是因為他們不懂變通,而是很難接受一個共同回憶就這樣成為歷史。這有點像是出席葬禮的感覺一樣吧,總希望裡面那位冰冷、熟悉的人可以再一次出現在眼前,說說幾句話。「歷史」這個詞,既是紀錄,也是借鑒。文字及影像紀錄了以往的風光明媚,我們能做的,應該就是靠想像力來還原當時候的風貌。

畢竟,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

之後達成捷運,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去逛逛。我喜歡大學的環境,那是一種單純、高尚的感覺,待在大學裡面就會讓我想要了解更多的當地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到圖書館去看。圖書管理員是一位馬來人,看我直接對她說馬來語她就知道我不是本地人,也提醒我新國大圖書館的條約,甚至還要檢查護照。填妥一切資訊後,她用熱情的笑容歡迎我:”Welcome to Singapore, and welcome to NUS library, wish you have a nice day!”

新加坡國立大學目前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大學,目前是亞洲第一、全球排名24,學術性強,也是結合各學科的綜合性大學。這裡的國際學生很多,中國、歐美的學生都聚集一堂。很幸運今天也是新國大的畢業典禮,看著畢業生臉上喜悅的笑容,可以輕易地猜想他們是真的以新國大畢業生身分為榮。

新國大圖書館大部分都是英文書籍,但有一區成功吸引我的目光--- 中文館。那是一個不會很大的空間,裡面的書也多數以中國進口的為主,當然也有少數台灣、大馬及新加坡本地出版的華文書籍。我在自由索取的專櫃,拿了兩本關於語言學及新加坡華文文學的雜誌,這項對閱讀中國進口書籍要來得有趣多了。

上個世紀中期,也許很難想像,在當時候則片土地蓋了一座以華文為媒介語的大學—-- 南洋大學。當時候為了籌辦華文大學,幾乎動用整個東南亞的南洋華僑,出錢出力,最終終於旗開得勝了!南洋大學在那段時間扮演了傳承文化的重要角色,培育了許多各行各界的專業人才。只可惜這所大學,一度不被新加坡及大馬政府承認其學術地位,並認為它是共產主義的溫床,虎視眈眈想要消滅它。爾後經歷合併馬來西亞,再獨立建國後的新加坡,於1980年將南洋大學與新加坡大學(舊稱:馬來亞大學分校)合併,這所海外華文大學就此消失。

我之前看過一本名為《馬來西亞、新加坡社會變遷40年》的書,有學者提到新加坡這個國家若以經濟及政律而言,肯定是名列前茅的國家,但對於語言文化政策而言則未必。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的新加坡年輕華人傾向說英文高於中文或其他語文,對於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也在現代主義的洪流下漸漸失去信心。我想,這一片原本屬於南洋中華文化最堅固的堡壘,正在慢慢接受摧殘,最終成為歷史紀錄。

不只是華文,結構性的傳統文化也在高度發展的新加坡島逐漸消失。我在7/12號的時候,和我以前在沙巴一起實習攝影的朋友一同到烏敏島一遊。烏敏島是位於新加坡東北部的一座島,夾雜在馬新海峽之間,從新加坡東部的樟宜碼頭過去要新幣兩元,大概10分鐘就可以到了。

很少人會到烏敏島來,就算來也是租台腳踏車來逛逛、看看這裡的紅樹林。但這一座島,其實是整個新加坡最後一區甘榜(馬來文:Kampung/Kampong)以及閩南戲台。甘榜是東南亞一帶的傳統村莊的名稱,以馬來族為例,他們在甘榜的房子早期都以高腳木屋為主(避免水災),左鄰右舍都是這一類的獨立式高腳屋。每逢佳節,馬來同胞就會穿著古龍衣(馬來文:Baju Kurung)互相拜訪、祝福祈禱,非常熱鬧!在馬來西亞,這種生活方式依舊有被保留下來,而新加坡的甘榜卻面對著不同的厄運。

烏敏島早期聽說有近3000人,其中2000人是華人,1000人是馬來人及其他友族同胞。但我們來到這裡慰問僅剩的馬來甘榜住戶,發現目前全島只剩32人,馬來同胞剩下6人。這位老伯名叫阿莫(Ahmad, 他的甘榜房子建在一座小山坡上,不怕水災。一整排的房子都是單層木屋,非常樸實而富有歷史感。等我們坐下來,原來用英文問候的我得不到樂觀的答覆,直到我用馬來文問候的時候,他竟開始積極與我談話!彷彿找到了知音同伴似的。

他述說了新加坡政府這些年來的無情壓迫。目前他的家人裡,只有他一人在島上生活。妻子在新加坡養病、兒女也在新加坡養家了,只有每逢開齋節的時候才會一家團聚。他帶我們進他家裡,拿出一張一張泛黃的照片形容以前的故事。

我把這一段的訪談以紀錄片的方式記錄了下來。因為影像總能影響更多人,這對於唸傳播科系的我而言是最有意義的事情。一段故事活生生出現在眼前,聽著聽著,心裡不禁納悶在烏敏島這片土地上,這些傳統文化究竟還可以保留多少個春天?

回去新加坡島,走在繁華的烏節路,這裡林立的高樓大廈與早上的烏敏島形成一幅強烈的對比,心中有股莫名的壓迫感。但換個角度而言,新加坡能夠在短短數十年間經濟成長快速,並且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也是件不簡單的事情。至少現在的新加坡,人民安居樂業、各族相處融洽。生活在不用提心吊膽、擔心經濟與安全的國度,應該可以很幸福美好之餘,是否意味著同時也犧牲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當每個人都在羨慕新加坡的繁華,我在想,當時候的李資政用他西方的觀點來果斷決策新加坡的未來,是功是過我們都已無法評價。但要把失去的文化再復興一次,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新加坡這樣的多元種族國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選擇了繁榮與政律穩定,那就得犧牲文化。下一篇,就來看看選擇文化而犧牲繁榮的馬來西亞---一個曾經和新加坡為雙胞胎的國家。

(本文章為個人立場,勿擅自刊登/轉載於未經許可之平台)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中文館一處



禁酒令,是利是弊?


新加坡的傳統文化,該飄往何處?(攝於烏敏島)


有些建築,不是說拆就拆的


烏敏島被遺棄的一處


和烏敏島馬來居民Ahmad的採訪交流。
特別感謝我的好友涴琳抽空陪我到此一遊。



「李光耀主義」




當我們獲得,同時也會失去。新加坡,願好。

Wednesday, February 1, 2017

Gerak Budaya - 談文化的獨立書店

在每一次踏進馬來西亞檳城這座島時,這裡的文化氣息從來不會讓我失望。從上個世紀這裡就已經被譽為「東方之珠」之名,直到現在亦是如此。

我喜歡走在喬治市的街上。那讓我感覺不到時空兩側都是自19世紀起存留的華人宗祀、店屋。有些經過歲月的摧殘,破舊不堪卻擁有一種年華之美;有些則被翻新,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為路人說故事。

19-20世紀初華人大量南下南洋,在這裡建城拼搏。而最初馬來亞最多華人的州屬馬六甲、檳城、新加坡,成為了英國政府的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所以這裡的店屋結構相似,唯有這三地在1950年代開始分道揚鑣,對待古蹟(及歷史)的態度也因政府單位離異而有所不同。1965年新加坡獨立,在李光耀的領導下,要求進步、西化及現代化,多數都被翻新或從新建設,包括剷除。而馬六甲則是發展成旅遊區「雞場街」,每一天車水馬龍,熱鬧萬分。

而檳城,沒有特意的翻新,沒有全面旅遊化(某個程度上這裡的旅遊規劃比馬六甲來的完整)。走在這裡並不會覺得壓迫,而是看著不同風格的古老建築,慢慢忘了時間的存在。

和新加坡比起來,這裡的「舊」,好美。




Gerak Budaya - 談文化的獨立書店



這是一間之前網路上看見這家檳城喬治市(George Town)的獨立書店。

在台灣唸書一段時間,有空就會多逛逛台北的一些獨立書店。和新型/大型書店不同,獨立書店擁有自己的主題、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格調及原則。馬來西亞相對較少獨立書店,除了市場不足(相信總有一天會被建立起來,這是需要教育的),國內印刷法令及新聞自由度也起了一定的漣漪作用。因此發現這家獨立書店時,希望總有一天能夠蒞臨一探究竟。

老闆Gareth Richard博士是馬來西亞Baba Nyonya(娘惹,馬來人及華人通婚之族裔)後代,是大學政治學講師和歷史學者。現為馬來西亞策略諮詢研究中心(SIRD, Strategic Information &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re) 研究員。學術背景深厚,這種氛圍從一進來書店就可以感覺出來。有別於其他書店,這裡面擺放的都是一些東南亞歷史、政治、文化等的書籍,而且馬來語、中文、英文都俱全。

自己對於馬來西亞政治及華文教育有深厚的興趣,挑了幾本翻閱。在櫃檯的店員問我是否想要和老闆談兩句?我沒有拒絕的理由。原來老闆目前也從事編輯工作,在樓上是他的辦公室,店員也展示給我他最近編輯給我的幾本書,都是一些政治相關的書籍。

老闆下來後,原以為他是一位古板嚴肅的人,結果和我握手的時候告訴我:”You don’t need to bow, you’re not a Japanese!” (無須鞠躬,你不是日本人!)

面對流利的英文,我一時緊張起來,說著卡痰詞窮的英文自我介紹......他指著我衣服上“RELAX”的字樣,

“Look at your shirt, it mentioned ‘Note to yourself: RELAX’! so be relax, don’t be nervous!”

我這才放鬆聊天。

我告訴他我有興趣研究的領域,即馬來西亞政治走向及華人華文教育問題。他開始從1940年代的馬來亞社會開始分析政治局勢走向,真不愧是個文化人。就這樣和老闆愉快地聊了很久,我的問題也有答案了,他也越那越多本書給我(入坑?)。

以下是我入坑的幾本書:
  1. Rhetoric and Realitie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Malaysian Politics, Culture and Education. (Zaharom Nain, 2013)
  2. Educational Issues in Multiethnic Malaysia. (Tan Yao Sua & R. Santhiram, 2014)
  3. The Chinese Language Movement in Malaysia, 1952-1967. (Tan Yao Sua & Tech Hooi See, 2016)
  4. Malayan Chinese & China, Conversion in Identity Consciousness. (Fuji Hara, 2003)
  5. The Invention of Politics in Colonial Malaya. (Anthony Milner, 1995)

很少有書店,願意賣這些題材的書。都是一些是馬來西亞著名媒體人、學者、教授的親筆著作,在海外更是難尋足跡。

他說,很少年輕人願意花時間了解這些冷門知識了。一個有文化內涵的人,聽他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便可明瞭。這一次的檳城之旅,除了美景美食,最大的收穫就是和這一位獨立書店老闆聊天,聽聽想法及憧憬。21歲的我目前仍然無法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麼偉大的事情,只能夠默默了解它的過去,它的傷疤。當自己準備好的時候,一定會把這片土地的傷,慢慢找方法治療痊癒。

“I will come back again, for sure.”

這是我離開書店前的一句話。和Gerak Budaya結緣、和檳城結緣。

幸福。




之後再見。

Monday, January 30, 2017

生活雜談 - 從「被討厭的勇氣」找自己

唯有回到這片土地,看著如此熟悉的調調,聽著這些熟悉的參雜式口音,才能夠讓我感覺回家。

過了自己的21歲生日,意識到自己到了法定年齡,可以擁有一定的決策權,同時必須要開始想辦法照顧自己了。在馬來西亞,21歲可以開始投票、進入賭場、可以被挨告。經常出言不遜的自己該學學如何收斂了吧,不然很多人要告訴我「法庭見」這句話了。擁有決策權,代表我可以自行決定以後應該擁有怎樣的生活、怎樣的時間管理模式。在台灣的這段日子,自己的時間管理意識不佳導致每一天都像工作日。這樣的生活,距離自己的未來是個躍進還是漸行漸遠?我覺得順其自然就是給自己最好的交代吧,雖然我已經表明,這樣的生活並不是我的作風。

前幾個月,閱讀了「被討厭的勇氣」第一集。內容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對人際關係的重新定義及對於「自我中心」的描述,令人刻骨銘心。內容淺白不冗長,而且使用師徒對話的模式把重點慢慢浮現,適合我這一種頭腦簡單又沒什麼耐心的人閱讀。

這本書可怕的,是他把很多現代人都擁有的症狀都赤裸地描繪出來:自我中心、過度主觀、自私等。裡面的「學生」使用的惡劣口吻也很常在現實生活中被聽見。那我自己是否也捲入這一種漩渦裡面呢?說真的,我一直很介意在台馬兩地的我,性格好不一樣,但有具體說不出來差異點及其不舒服的地方在哪裡。也許我自己走出了舒適區,理應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我卻因為行經不自然而快樂不起來。

到最後為了找回我自己,我不斷詢問自己到底喜歡什麼?自己的興趣還有在保持嗎?我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感與孤獨感,深怕自己變成最不希望變成的、被社會洪流同化的機器人。

幸運地,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堅持下來努力一點,多與人分享想法及聆聽別人的想法,應該不會有什麼難的。

說回「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吧。第一集看完後覺得後勁影響力越來越大,出版了續集,便不猶豫把它買下來了。第一本注重於自我心靈的調節,而第二本則強調於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兩個論點加起來,才是「人際關係」。

這也解決了我為何當初覺得第一集有缺少什麼的感覺,很大部分是來自第一集有句話:「所有煩惱都源自於人際關係,如果沒有其他人,就沒有煩惱」。當時候雖然覺得奇怪,但也覺得頗有道理。這句話在腦中迴盪了很長一段時間,開始有一種「不交際,即無煩惱」的思想。但第二集便有解:「所有煩惱都源自於人際關係,如果沒有其他人,就沒有煩惱,但喜悅感亦來自人際關係。沒有交際,便無喜悅之情」,才發現自己的無知。(可見出版人要知道,寫一半不寫一半對閱聽人來說影響多深......)

在淺白文字內得到震撼的影響力,佩服之餘也是種享受。

關於對生活嚮往


人類是很奇怪的動物,我們擁有目前所知宇宙中唯一的自由意志,思維成長比肢體成長來得比其他動物快,但也只有人類會提出各種限制及侷限。我好喜歡《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電影裡面的一段對白:

「人類為了限制自己,發明了時間......建立規則也同時代表了不自由,人類把這種不自由掛在牆上,而且不厭其煩的......甚至自己的手腕上。」

這麼寫不是反對時間觀念(雖然有待改進,但某種程度上我最重視時間觀念),是反思「侷限」、「規矩」這件事情所帶來的利弊得失,對於人類發展而言到底有何意義?規矩的存在,當初是為了阻止別人流血、不影響他人作息而制。但生活在一個和平(至少對亞洲而言)的時代,我們在不流血的情況下仍然慢慢喪失自己的自由意志,捲入社會重商主義、資本主義至上的漩渦。怪不得有人開始在重新探討馬克思社會主義的可行性(特指制度而非政治),但這些超理想主義未必可以重新被大眾接納,畢竟社會主義已有前車之鑑,對這種制度舊情復燃並不太可能發生。

我厭惡用金錢衡量能力的制度及想法。所有部落客、影音節目或演講只要談到「成功人士」想必都是一些百萬富翁、投資理財專家。他們並沒有錯,有者甚至回饋大眾、建設國家,但這樣反而只會提高金錢在社會的地位,而非道德及文化知識。很遺憾,看見自己的年齡相近的同輩,紛紛希望自己從醫、當工程師、律師的理由。我期望他們說出一些有貢獻性的原因時,十之八九都說:「薪水高呀」。

他們沒錯,這就是社會塑造出來的思想。蔣勳在「孤獨六講」一作早就有此見解:孤行者是不被社會接納的,因為他們的思想與世俗社會背道而馳。而且這一些獨特的人就算要堅持,必定要承受一定重量的孤獨感。

這就是為什麼我之前陷入恐慌的原因。不管是行為、思想、還是理想,目前都於傳統社會違和。但既然蔣勳已經一筆一畫將這一番哲學寫出來了,那不就證明了我就在自己嚮往的路途中了嗎?

畢竟哲學學科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也是社會覺得它賺不了錢。用金錢把古代傳統最高尚的學門狠狠踹到最低階,何等諷刺!慶幸稍微略懂這一門學科,才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


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保持無知、把握當下、愛自己、愛身邊的人,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