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自然而精密的東西,就像機械。
有朋友發現我有很多「奇怪」的東西。像我全身上下只會用一支鋼筆記事,一本厚厚的手帳筆記本,機械手錶等。其實這每一樣東西,都對我有極大的意義及來源。
我很喜歡機械這一項工具。小小的齒輪在相互配合下,可以生產出讓人事半功倍的效應。暮然回首國小的時期,一個可以每天抱著《自然科學百科全書》睡覺,把天文、心理及物理機械等反覆閱讀的男孩,現在卻沈浸在社會科學的學海中悄然度過。
每個人的故事,都有一份奧妙的神秘。從國中開始因為科學科目的媒介語轉變成英文(當時候的英語程度相當不好),熟悉的科學術語如染色體、氮氣瞬間變成“Chromosome”, “Nitrogen”以後,開始無心向學自然科學的領域了。然而,每當看見精密的儀器或一些天文學奇觀的報導時,才會偶爾釋出心中那越來越渺小的科學魂。
長大以後,我發現自己還是很喜歡這一些機械性及「宇宙性」的東西。特別是我到高中唸文商科課餘時間接觸了大量的社會科學相關知識後,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密不可分。當時候,我開始思考世界上有許多精密的機械或器具,被世人逐漸遺忘著、摒棄著,但我那時候開始,慢慢地想要用這一些器具過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十八歲那一年(馬來西亞人的成年歲數),我跟媽要求了一樣生日禮物:一支Parker的鋼筆。擁有一支鋼筆一直是我的小小夢想,獨特的格調,加上墨水與筆尖的工藝,寫出的字就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當然,我的字體一直都不那麼好看,但「字體」本身與「寫字」的關係,有時候是兩件事情。
鋼筆和鉛筆,比起圓珠筆及自動筆而言,更有「寫字」的本質感。
鋼筆和鉛筆,比起圓珠筆及自動筆而言,更有「寫字」的本質感。
第一支鋼筆以後,我開始嚮往更貼近本質、尋求更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學畢業後,開始帶著鋼筆接觸手帳筆記本(Traveller’s Notebook)、底片攝影。來了台灣留學,大二賺了一筆錢去自行購買咖啡杯具學咖啡,把手機鬧鐘換成實體鬧鐘,也買了一台手排檔機車。心靈方面,學會讀詩、讀經典、練習語言、學習冥想、烹飪。
21歲生日,我媽給我買了一支Titus的機械手錶,把時間也機械化地、自然地融入我的生活。
什麼叫「本質」的生活?對我而言,就是以目的論來對待一個物品,完成一件事情或目標。像手錶,我一直覺得自動機械表(Chromatic watch) 所推算的時間非常奇妙,因為它不需要電池,用重力力學原理及拔條機械就可以讓齒輪推算時間。就算時間久了會有秒差,但它提醒了我,時間在自然界中的並非絕對規律,也並非是一件制式化的事情。
人的每一天,不也是如機械般,用時間與經驗推磨,產生出大於本體的「能」(energy) 嗎?
電影「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裡面的旅人說道:「只有人類會把時間掛在手上」,一語道破人類對於制式化生活的不彈性態度。雖然如此,但並不代表我們不應該不重視時間觀念,特別是在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在科層化的社會體制裡,我們更習慣於制式化的生活:
在特定時間完成事情、在特定場合做特定的行為、在特定的環境講特定的話。
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本質」,但可惜我們都活在團體的生活。社會學家如馬克思也說過:「人類是一種需要互相依靠的生物 (Human beings are living interdependently)」。我又豈能自大地脫離這種體制,自成一體?雖然我也在思考,人可否在學成(思維與技能)後可否獨居一事,保有懷疑且期待的態度。
如果我現在的生活能夠擺脫電腦與手機,我的人生就更完美了。但在科技與團體的限制下,我還是需要這兩件工具來支配著生活的需要。
平衡自己的生活,找到屬於自己最自然的格調,還需要適時「歸零」。我將會在下一篇文章分享對於「歸零」思考模式的看法。
最好的平衡法,就是把一些電子化的習慣,再次轉移到自然習慣。今天我把Google Calendar刪除了,再次使用手帳本紀錄行事曆。雖然寫作還是使用電腦打字比較有效率,但之後的文章還是希望以手寫作為開端,再使用電腦輸入。希望科技給我帶來的便利,僅適用於「結論」、「分享」,而非「過程」。
以後,希望用更多自然的生活習慣來改變我的每一天。如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method),進階冥想(Intermediate meditation)等,多作嘗試,才可以知道自己最自然的本能範圍。在表達、邏輯、肢體上也需要再加油。
如果你的生活被社會體制所牢牢限制住了,值得思考一下,關於生活「本質」的問題。其實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只有現實社會希望我們變得都一樣。
也許很慢,但我想認真地過每一天,每一刻,很「根本」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