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s

Tuesday, February 12, 2019

突然爆紅的話題

這篇文章發表以來,一個禮拜就累積了將近4000個讚數、一千多個分享。

不多說,因為這篇文章就只是一個簡單的分享。能夠有這個流量只能說受寵若驚。

--------

從新山飛到吉隆坡的50分鐘,令人深思。

提著背包登機走到自己的座位,是個三人座中間,最難坐的那個座位。我把背包放上行李間後,準備入座。

靠窗座位坐著一位時髦裝扮,貌似比我大幾歲的女生,玩著手機,而她的包包放在我的座位上。她用一個迷離且一些不屑的眼神看了我一下,把包包勉強移開,「讓」我入座。

我擠入座位,卻發現另一個場景:

這位「女士」把鞋子和襪子脫了,把赤腳雙雙放在座位上,捲曲坐著。我謹慎地觀察一下,她使用的是名牌包包,手機也是最新的水果牌,看著英文文章的同時,把一個Fair Price的塑料袋整理了一番,放入精美的包包裡。

尷尬的我也不知該如何反應,只能坐下閱讀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最後一章,但,左邊飄來的氣味卻讓我難以專注。

五分鐘後,一位身高約一米五的馬來/原住民大叔,提著破爛的麻布袋,裡面看似裝了很多一般人不會帶上機的揚聲器、電線。他身上帶有濃烈的魚腥味和啤酒味,穿著不太得體的服裝及拖鞋,引起了旁人的注目。我從小在沙巴海邊長大,對那種味道熟悉,而且他入座後在對彩票,所以我猜,他並不是馬來穆斯林。

我們三位都入座,很難形容的場景。

「Eh adik. Boleh kamu tolong tengok macam mana reload?(小弟,可以幫忙教我怎麼儲值手機嗎?)」他開口看著我。

「Boleh, saya tolong encik lah!(可以啊,我來幫你吧!)」

我把他的手機拿過來,而左右的味道,持續飄香,形成一種矛盾的陰陽怪氣。

「Terima kasih adik. Aku tak tahu baca, Melayu dan English semua tidak tahu. Ini kali pertama ambil airasia hahaha(謝謝你小弟,我不識字,馬來文和英文都不會,而且這是第一次搭亞航/飛機,哈哈。)」

他發出一種愉悅的笑容,大剌剌但非常有禮貌。我猜這也是他第一次搭飛機,因為廣播播起後,他才知道原來飛機上「需要」把手機關機收好。

而左邊的小姐沒有。空姐勸告了兩次,似乎放棄。她的腳也繼續放置在亞航的皮革座位上,看著英文文章,連同那迷離的氣體,距離我0.87米。而她竟然不時表現出「怎麼那麼臭」的表情,展示給我或右邊的大叔看。

小說我讀不下去,閉目養神。

頓時覺得,社會造就了許多人,但職業貴賤與素養這件事情,並不會體現在物質的層面,而是談吐休養。

右邊的大叔有喃喃自語的習慣,我聽到他似乎是利用短短的農曆新年假期,搭飛機去找他的愛人。這種直覺,是聽到他發自內心地覺得是努力了很久終於等到這一刻的感覺,熬過了,也等到了。

而左邊的女士,幾乎都在玩手機,以及讓她的腳呼吸。

飛機降落,燈還沒亮時,女士不知道是自言自語還是跟我說話:

「So stinky lah(很臭啦)」

我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 用跟她一樣的英語腔調回答:

「You mean your barefoot? Ya a little bit, but it’s ok(你說你的赤腳嗎?有點,但沒關係)」

對話結束,燈亮了。




Saturday, February 2, 2019

點進來看的朋友們

這是我從2011年開始經營的部落格。那時候,我15歲。

如果你用臉書的連結點進來,證明你至少對我有概念,或者熟悉我。因為這幾年我對臉書的好友審查有一定的嚴格程度。

很久以前,寫作和攝影都是大家認識我的方法。雖然沒有如文學家、攝影師般精專,但那是我表達想法的最佳方式。這幾年到了台灣,接觸到許多不一樣的事情,讓我對文字和影像鋪上了新的一層意義。總覺得,那些管道都是一種方式、修飾,而真正的內容及內涵是需要努力透過經驗及參考來獲得,以及再詮釋。

我想開始用這些,創造多一點我的作品。雖然這個部落格經常會經歷一小段的「沉睡期」,但我打從心底沒有放棄過這裡。而且現在回過頭,說不定四、五年前的寫作水平比現在還要好。可能是這幾年被社會化太嚴重了吧。哈哈。

現在重新更新部落格,主要是幾個原因:

1) 臉書 Facebook 的世界太紛擾了

除了年齡相近認識我的朋友,有政治人物、大學學校高層、社會運動份子等等。自從之前發布一些政治文章以後,還多了會來罵我或找我辯論的人。

承認有一些說錯的地方,但多數時候幾乎都是有根據的。在我沒有十足的時間情況下,覺得沒有回覆大家有點不禮貌,但我當下真的很少時間。

然後,我就把寫作這件事情,暫時當作很「個人」的事情。

2) Instagram和筆記本是我暫時的平台

我那本同樣用了很多年的筆記本,就是我這段時間的良伴。裡面都是我非常私密的所思所想,如果你曾經想要看裡面的內容而被我允許,恭喜你那我還蠻信任你的。

最近開始有點時間,就會選擇Instagram寫一些雜記。我的IG帳號轉為私人帳戶以後,幾乎其他(不被我允許)的人都看不到我的文章。

3)心理準備好了

如果有人,是願意看到這裡的。我想這個部落格重新更新的意義,就是為了你吧。我這個人什麼都不多,就是想法和故事比較多。持續寫作和訓練文筆,成為了今年的小小目標。

如果你喜歡我的一些文字,或覺得有哪裡可以改進的。我準備好了,請你不吝嗇地告訴我,或者說說你喜歡看些什麼吧!雖然這裡我會比較跟著自己的感覺去寫寫字,但你的鼓勵和意見,一樣很重要。

感恩再感恩
謙卑再謙卑!

「新新」關係

從新加坡越過長堤到新山,體驗往返「雙新」的情境 🇸🇬🇲🇾。

一公里的長堤,跨界流離。從我媽的年代開始,就是提供兩地往返現實與夢想的地方,到現在這個功能似乎日益顯著。我今天,就從這頭,成功走到那頭了。


至於我,或其他人,哪邊是夢想,哪邊是現實,自行判斷吧!


新山的柔佛古廟建立於清朝末年,是現今大馬華人社會保存完整的古蹟之一。裡面的五尊神像,由潮州、福建、客家、廣東、海南代表組成。每到農曆新年,新山柔佛古廟都會舉行全國知名的「古廟遊神」,帶著五尊佛像遊新山祈福。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在這個現場的!


很少人會來「遊新山」。外地人對這裡有莫名的刻板印象,但至少我的雙腳踏進來,吃的喝的,還有人們,對我而言是自在的。很多的大馬華社文藝活動,皆由新山為萌芽之地,最值得關注的就是聞名海內外的「二十四節令鼓」


二十四節令鼓,顧名思義,由二十四節令組成,鼓聲因鼓型、木製空間、整體隊形而改變,是馬來西亞中華文化的驕傲之作。小學打了三年的節令鼓,在這裡可以重新看見這些,看見回憶之餘,也看見創辦人已故陳徽崇老師當年對藝文的努力,回饋及教育社會,及如今的傳承、揚名海外。


自古(17世紀,後馬六甲王朝)以來,柔佛王朝歷經鼎盛,也似乎沒衰弱過。最讓外州人羨慕的應該是柔佛蘇丹(伊布拉欣家族)陛下對於柔佛子民的親民與愛戴,在新山處處可見皇室標誌及Daulat Tuanku(吾王萬歲)的標語,可見柔佛國族認同至今仍非常強烈。


下午合唱團朋友帶我走了陳旭年街,到附近商場逛逛,大家只有寒假有這種時間放鬆哈哈。可以吃到好吃的美食,還有道地的景色,走再多路也無妨!


明天,會沿著海岸線,慢慢走!


Sony A6300

Sony 50mm F1.8







觀察


建築的靈魂,建立在設計和藝術的文化之上 🇸🇬

我喜歡新加坡的榴蓮歌劇院,還有金沙的設計,讓我有真正來到這裡的感覺。

今天就帶著相機,一顆定焦鏡頭,沒有網路,到處拍。把人的表情故事都刻印在快門聲中。走走停停,儘量當個旅人,彷彿我快樂的神情和自由的步伐,就是跟大家宣告:我不是這裡人。

大家好匆忙,大家都在拼。我發現至少沒有了網路,可以更靜下心來觀察身邊的人事物;他們可以是靜止的,為了我而靜止,在我的世界裡任我慢慢紀錄。

我好像更離不開相機和文字,但可以慢慢離開手機了。但現實會告訴我,不行。哈哈。

用雙腳走了新加坡南區,再去新國大一趟,傍晚和親戚吃飯,晚上和中學弦樂團的朋友吃甜點。這樣的旅行,真的太享受了,我享受這種慢慢回到本我的狀態,來生活。

Singapore
Sony A6300
Sony 50mm F1.8









時間這件事情🇸🇬






時間差點讓我忘了來新加坡其實是要找碩士論文的資料。但今天真的太有趣了~

中午約了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吃飯,但SIM卡失靈手機沒有網路,所以一出飯店我就等同被世界拋棄,只能夠根據約定好的時間和確切地點見面。聽起來很誇張,但在人生地不熟又約了人的情況下,這就是我的焦慮及不安全感。

但今天,就會格外重視時間這件事情,也特別早到地點,吃了還不錯的咖哩飯。回想很多年前手機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我們不也這樣生活過嗎?

只是現在的我們太依賴網路,漸而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所以今天明天,算是給我自己一個大冒險的機會,好好迷路!

用問人的方式來到新加坡國立大學Yusof Isyak 東南亞研究院。藏書超完整,喜歡研究東南亞社會科學的,一定要來參觀一次。我如願找到想要的資料,紀錄了一些筆記後決定明天再來。

晚上見了中學同學,看到你們在新加坡當人生勝利組我就要好好檢討我自己為什麼一直到處玩了哈哈哈。希望我們都可以為自己的未來開心努力💪!

畢業好多年,時間拿走了我們的回憶,我們更要用時間創造更多記憶。今天,也讓我格外珍惜時間。

新加坡的一天





來到了這個寒假的第四個城市,新加坡🇸🇬

認識我的人應該會知道,因為歷史、政治和文化因素,我沒有特別喜歡這個城市。新加坡與大馬血脈相連,歷經分分合合。從1965年新馬分家開始,李光耀為了團結國民及打擊共產主義,開始一系列專制政策:關閉華校、改制新馬一起建立的南洋大學、剝奪言論自由、禁止方言等。新國政府就這樣踏在民族文化的屍體上,發展政治經濟,才會有今天的成就。

不得不否認那是環境所需,不然如當時大家所預想的,這個國家根本活不下去。

但同時,這裡也是我的童年回憶。今天一個人一口氣走了小時候走過的地方,有些回憶,一回頭就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小時候搭纜車遊聖淘沙,老爸讓我們住了幾次,在Clarke Quay的Mandarin Court(現在已改成Novotel),還有聖誕節牽著老媽的手逛Orchard Road看夜景,可以說是新加坡和我彼此看著對方長大,還有匯率長大(哭了,小時候是1:1.8的匯率,現在是1:3)。因為家庭因素,那些過去已經不太可能從來,只能像剛才一樣,觸景傷情,回味一番罷了。
/
也因此,我和新加坡的感情,不會因為那些事情,而變差。這裡是我回憶的一部分。

我羨慕這裡的效率與治安,隔了一個海峽,我們大馬還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但我們不會把文化消滅掉,這是這個城市給我們的前車之鑑。就像最後一張照片,雖然豬在這裡不會讓馬來人敏感,但美學的部分可以再好一點。

Singapore 🇸🇬 Sony A6300
Sony 50mm F1.8

鄉愁與流浪

關於鄉愁與流浪

其實,到吉隆坡這個城市,對我而言並不是「回家」。

家人雖然在這裡工作了幾年,但我的家還是沙巴亞庇。與山海共處的慢步調,是從小就習慣的事情。

自從到台灣留學,家人來了吉隆坡這個都會工作,現在從台灣回來也理所當然的會在吉隆坡過年。但怎麼樣,感覺都依然是旅居,而不是還鄉。高樓矗立,並不是我的高山;人潮洶湧,亦非我的海洋。

這是個待越久,越陌生的城市。甚至,對自己也會陌生。

前幾天,想了想,還是決定再出走幾天吧!這個寒假會很精彩。

溫度🇯🇵

上週的日本行,我們除了有兩天的行程用車子移動以外,幾乎都使用電車捷運。

撇除我個人喜歡鐵軌列車的原因,列車的空間是非常社會化的,幾乎所有社會階層都可以在列車裡面形成一個主、次小社會團體。這就是為什麼之前有學者直接在火車內進行研究訪談,環境心理與人口兼具,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一個禮拜的旅行,看見日本社會的結構雛形。跟我們想像的一樣,大家都很忙,有笑容的就幾乎都學生和小孩,還有樂齡婦女。日本的列車內也相對台灣、大馬安靜多了,這對旅客是舒適的,但對環境而言,或許是冷漠。

「出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想像?是自由還是束縛?

我當然不是在說日本,而是把自己抽身看看在台灣的我,或者馬來西亞的我,面臨畢業之際,不把自己變冷漠似乎成為大家眼中的難事。我眼中的社會之所以溫暖,是我們生而為人,團結互助、以禮待人,而不是把禮儀掛在嘴邊然後繼續傷害更多的人。我很容易被社會影響,因此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繼續未完成的夢,不要被現實打醒自己。

有人說,過了那麼久,Danny還是一個很不切實際, 活在夢想中的人,以後一定賺不到錢。嗯,我確實聽了很多年了。祝你「成功」。

日本大阪
Sony A6300
Sony 50mm F1.8

時代の痕跡🇯🇵


關西北部的伊根町,距離京都市約兩小時的車程。那天我們就這樣開車經由由良川,一路開往這裡。

伊根町是個寂靜的漁港,這裡沒有鐵路也沒有航空站,只能透過有限的公車或車輛才可以進出這片世外桃源。打開車窗,就可以感受到海的平靜,還有看著沿著海灣一一而搭建的特色建築:舟屋。

「伊根の舟屋」是這裡的特色傳統建築。這種建築設計在公元1603的江戶時代已經成型:一樓是停放船隻的船庫,二樓是住處,方便漁民每天的工作而設計。日本漁業發展蓬勃,伊根町也因此由原來的小村莊,經由昭和村町合併計畫,發展成有系統及有特色的漁「鎮」。

三公里外有個新井崎神社,是紀念中國秦朝方士徐福登陸伊根而建,可惜因為時間關係,沒辦法親臨其境。

日本的歷史古蹟保留是數一數二的完整,這裡沒有太多紛擾的遊客,舟屋也很完整地如歷史時光機般呈現在我們眼前。自從2005年這裡被列為日本傳統建築保護區後,遊客量也開始增加,但我倒希望這裡可以繼續單純,繼續留著樸素漁港該有的樣子。

就像人心一樣,不要為了迎合他人而改變自己該有的樣子,一樣。



伊根の舟屋,伊根町
日本🇯🇵
Sony A6300
Sony 16-50mm F3.5-5.6
Sony 50mm F1.8

遊青樓記

「先生,樓上有小姐喔」
「かわいい」(可愛)
這是我在大阪貧民窟的非法紅燈區看到聽到的。大家都說日本對於性愛產業其實有嚴格的合法控管,但大家同時也忽略了每個城市也有「非法」的空間存在。

其實我原來想隻身一人到鼎鼎有名的大阪貧民窟—釜崎,但查過資料真的太危險,是勞工吃喝嫖賭打綁殺的無人管地帶,因此還是卻步了。在繁華大阪城的陋巷裡,就有一區貧民窟可以看。

我拿著相機和筆記本,還有七天沒刮的鬍子,戰戰兢兢走進來。沒多久,看到有穿著水手服的年輕女生在攝氏三度的街頭招客,索性問個價錢,8000日元半套。

那一條街,有台灣人、日本大媽都在這裡「做生意」。而光顧的清一色都是日本中年人,我這種帶著相機的年輕人,在這條街上就是格格不入的存在,因為在這裡按下的每一個快門,幾乎都是對她們,及他們的威脅。

一些無業遊民,就躺在一旁打地鋪,無意乞討,看起來就是對生活充滿絕望的一群人。有年輕的、壯的、胖的、殘廢的。看到我也就只是一副「又有觀光客想看我們多淒慘」的臉龐,不屑一顧。

我意識到自己已經構成威脅,迅速離開。回到人多一點的通天閣。

回到大家眼中安全又沒有社會問題的日本城市。

當大家都在一面倒地,看一個社會或事情的面向,很少人會主動探索另一個觀點。社會之所以矛盾越來越大,就是因為兩個極端的溝通隔閡也越來越遠,甚至不願正視及妥協。當我們可以知足地生活在安逸的社會,一定要警惕,還有一群人永遠得不到我們清晨所感受到的晨曦。

最後,那條街,我沒有消費。

日本大阪
Sony A6300
Sony 50mm F1.8

家,總有個人在等你。

If you’re nostalgic, go home. Someone is waiting.



關西機場,電車內

Sony A6300
Sony 50mm F1.8


背上沈重的行囊,充滿了惆悵。


他緩緩地彳亍在京都的鬧區,下一站,他又飄向何方?


可惜下一刻,那台腳踏車也不是他的。而我也不是跟他走同一個方向。


第七天的日本🇯🇵-最終回:奈良/大阪

好多鹿好多鹿好可愛的鹿🦌!

幾百隻鹿在身邊圍繞的感覺好棒好開心,早上直接被他們逗樂!奈良是平城古都,除了有鹿,這裡的神社也壯觀無比,成了我們旅途的最後一個古蹟地。

回到黑門市場一起吃了午餐,再自己逛逛,用雙腳走回飯店,用相機街拍街道上的人,收穫滿滿。就這樣在繁忙的大阪,悠哉慢慢地度過一個下午。

丸福咖啡店是昭和時代的咖啡店,又是一個具有年代感的地方,適合我這種心智老人探訪。原來,冰咖啡要加糖是一個傳統原則。就這樣一口咖啡一筆字,我寫了好多。

當然不是IG,而是我個人的雜記。

最後一天,謝謝日本洗滌我的心靈。這裡的音樂、風景、人文、咖啡,將永存我心。

買了芥末,成功惡整室友。晚上繼續喝點酒,吃個起司臘肉度過最後一個日本的夜晚!‘







第六天的日本🇯🇵-大阪

用萬惡的黑毛和牛肉來表達對今天的感覺。

駕照翻譯本弄丟了,原版安排的租車行(和歌山、奈良)也被迫取消,改在大阪市中心走一走。不久後,我和室友改為單飛行程。

因為城市的緣故,該有的商店和該有的喧囂,這裡這些元素都因為我們這種死觀光客而熱鬧起來。去通天閣、在心齋橋的Glico 標誌打卡、品嚐黑門市場的刺身,身為一個死觀光客應該在大阪完成的,我都已經完成了。

今天最驚喜的,是在心齋橋的鬧街裡有一家看起來很默默的咖啡館Key Coffee。裡面的裝潢彷彿讓我置身1930年代,是真的歷史悠久的咖啡店。點了一杯哥倫比亞,讀著陪伴我這幾天的《單車失竊記》,寫寫雜記,就這樣傍晚了。

「攝影和詩句最大的不同,就是攝影者需要到現場,甚至會被現場雖改變。但詩不一定要體驗,甚至有時候可以造假」。

裡頭「銀輪之月」篇章,我思考了一會,咖啡館也將打烊,拿著相機繼續被環境改變吧。

晚上,和室友在鶴橋見面,燒錢吃超貴的和牛肉。這應該是這輩子難忘的第一次,希望下次是我已經成功且無需顧慮財務的時候。

體感溫度3度的夜晚,泡個溫泉,和本地人坦誠相對。明天,希望如願看見可愛的鹿群。







第五天的日本🇯🇵-美山町/大阪

一早被冷醒,住處外已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我們在這裡玩耍了一番,手指差點被凍傷(沒戴手套還真的很勇敢)。房子的後面是一座山林,我們只走了一點點拍了照就被寒冷征服了。

美山町也是一個傳統建築保留區,如同《龍貓》、童年gameboy遊戲《Harvest Moon》的場景,房子都是茅草屋,炊煙還會裊裊躺在屋頂的輪廓中慢慢升起,非常非常宜人。

開了很久的車,其實已經習慣這個步調:日本的高速公路很寧靜,也很順暢,幾乎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咖啡還有朋友手機裡的PTX曲目,成了這一路的好夥伴。

晚上抵達大阪,喝了一點酒吃了起司,準備為明天的行程準備!





第四天的日本🇯🇵-由良川/伊根舟屋/美山町

發生好多第一次。第一次在日本開車,第一次開在雪路上,也第一次真正看到下雪!

看影片就知道了,而且還碰到野生的鹿🦌,太可愛了~

今晚住在農莊的榻榻米裡面,民宿婆婆特別開會幫我們準備火鍋晚餐,非常道地家常。很期待明天這裡的場景,應該也是一輩子從來沒見過的一片雪白吧!

今天走的地方,都是一般遊客來不了的傳統村莊。京都北部的海岸線,往沿海公路慢慢走,下一個幾乎沒看見半個人的由良川村莊停下。這裡只有一望無際的海岸還有如千與千尋的列車道,真的沒有看到什麼人。

伊根舟屋,又是一個傳統得讓我不想離開的仙境。「舟屋」是江戶時代的傳統建築風格,一樓停泊船隻,二樓住人,這些房子都是沿著海灣興建。現在已經成為日本的保存地區。

在日本開車的感覺很熟悉,像馬來西亞一樣熟悉的駕駛方向總是可以讓我比較放心。沿途所經過的,除了天氣,都已經深深地被我記在腦海裡。

雪花紛飛,明天要拍很多很酷的畢業照!







第三天的日本🇯🇵-京都

日本人對於信仰的程度,可以從神社的建築構造而得知。

從公元700多年就有相當規模的神社與派別,可想而知,這千年來日本人的信仰和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對他們而言,我想應該也是個信仰。二年扳的老街,由一塊又一塊的木板條建造。身處這裡就像是回到寶龜九年(778年),莊重而嚴謹,見證日本興衰與再興起的過程,其實,無法用言語形容我對這裡的驚艷程度。

早上的嵐山,竹林、高山和常寂寺真的太美了,可惜小火車在維修,以及一整片的櫻花並沒有為此刻的我們而開,留下了一點遺憾。

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越過山丘,希望之後可以好好整理,或者和我吃個飯講故事給你聽。

明天要發揮功能開車前往美山町,希望我的駕駛能力還在,不會嚇到嚴謹的日本人!明天也來說說我和電車的故事。





第二天的日本🇯🇵-京都

清晨,在電車裡看著日本慢慢甦醒,有種比看日出更莫名的悸動。

京都的步調正合我意,一棟棟木製老建築就在一旁,雖然和現代建築有些違和,但這就是東京作為古都的重要見證。從七世紀桓武天皇建都京都,到歷經日本三國時期的摧殘與18世紀末遷都變更,京都,是一個浴火重生的城市。

搭火車到貴船神社⛩️,郊區的魅力總是可以吸引我。大自然的山水與神社融為天地一體,非常寫意盎然。




可惜這裡去年遭受颱風侵害,一些古蹟仍在維修中。

走走看這個城市的小巷,依舊安靜,但京都多了一份懷舊的味道。我喜歡舊的東西,歷史故事或古玩也好,我總是喜歡找尋他們背後的故事和意義。走了很多地方,覺得我會開始喜歡上這裡吧?





第一天的京都,沒有讓我失望。明天早上,再讓我聽聽你的故事吧!

第一天的日本🇯🇵-關西機場

我們選擇在機場休息室,度過第一晚。

首次踏足日本,直接可以感受這裡「乾淨、嚴謹、安靜」相扣的環境。松屋的咖哩飯比台北的Sukiya還要辛辣、濃烈;人們禮貌的敬意中,帶有井然有序的程序成分。

目前為止,除了咖哩和啤酒,這裡的空氣與環境,如同現在的攝氏7度一樣寒冷。但我相信,日本溫暖的地方,肯定不是在機場這種把溫暖強行移動的地方。

願明早的京都行一切順利!